村子里虽都是彝族,但却有外姓汉族人。独特的谈经古乐,600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偏僻的彝族山村里延续着对中原文化的向往和追寻。
什么是“俚濮彝族”?
迤沙拉村的俚濮彝人是个奇特的民族群落,迤沙拉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俚濮的"俚"是指女人,"濮"指男性,俚濮就是女人勤劳智慧,男人健壮勇敢的意思。
迤沙拉建筑风格
走进迤沙拉的村子里,街巷门肆四通八达,好似迷宫一般。
迤沙拉村建筑物多江南水乡特色,房屋户型一般以小四合院为主,家家修院落,一正两厢,均属土木结构,板筒瓦屋面,细部多有板壁装饰、木刻雕花,做工精细。
文化非遗《谈经古乐》
历史总能给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宝藏,迤沙拉非物质遗产谈经古乐在村中代代相传上千年,遇山唱山,遇水唱水由宫廷音乐演变而来。它既有洞经音乐的正规谈演,又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还有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经过多年发展、融合,流传至今。
谈经古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唐时传入云南大理,逐渐被佛、道两教运用在布道、诵经时的伴奏,明朝又传入永仁县等地。迤沙拉村曾隶属于永仁县,是彝族俚濮人聚居区,这支彝族俚濮人创造了自己的音乐,表现他们的生产生活,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等精神世界,这就是俚濮谈经古乐的雏形。
谈经古乐既有江南水乡的雅致,又不乏俚濮人田野劳作应景而歌的豪放。宛转悠扬的乐曲,倾诉了江南水韵与攀西彝家风情的相遇。
四川省100个最美观景点之一
迤沙拉观景台是四川省100个最美观景点拍摄地之一。从此处俯瞰迤沙拉村,一眼便震撼了心灵,整个村落尽收眼底,当攀西大裂谷的苍凉遇上江南徽派建筑的韵味,风格独具。
观景台旁边是一棵巨大的绿树,巨冠婆娑,绿意盎然,太阳钻出云层,无数的光点在树叶上跳动,深深浅浅的绿生机无限,占满眼帘,填满心田。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迤沙拉山寨旁滚滚的金沙江流向远方。金沙江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
有诗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金沙江流经攀枝花市,观景台上俯瞰金沙江,江水穿行于深山峡谷之间,江面宽阔,山高水长,气势磅礴。
尾
迤沙拉作为南丝绸路上必经之地,它阅尽古道沧桑。而如今,它更加焕发了青春和风采,这个位于自北而南的西南大驿道与自西向东的金沙江交汇处的彝家村落,这个被冠以"中国彝家第一村"之称的村落,由亘古而生,历而弥新,生生不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