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知识︱娑婆

佛学知识︱娑婆

文学作品中,常见“婆娑”一词,用来形容姿态优美、声音悠扬。如徐志摩在《海韵》中这样写道:“在夜色里,在沙滩上,急旋着一个苗条的身影——婆娑,婆娑。”此外,人们熟知的“泪眼婆娑”,则是指眼泪流淌的样子。

佛教中也有个词,人们颇为熟悉,那就是“娑婆”。“娑婆”和“婆娑”看似只是词序不同,很多人便认为意思相近,实则大相径庭。那么佛教所说的“娑婆”,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何为娑婆

与诗人的妙笔生花不同,“娑婆”是对我们所居住的充满苦难与挑战的现实世界的描述。

娑婆,译自梵语Sahā,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因为此世界的众生,宁愿忍耐十恶及诸多烦恼,却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

娑婆世界,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根据《阿弥陀经》记载,这个世界又被称为 “五浊恶世”。

娑婆秽土成就佛道

然而娑婆秽土也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现实世界。世尊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但为了度化众生, 一再示现于五浊恶世。

有一次,舍利弗不解地问佛陀:“为什么诸佛国土都清净无比,唯独佛陀您所教化的国土却是如此的污浊肮脏呢?”释迦牟尼佛即以脚趾一按,霎时大千世界四大部洲繁花秀草、奇妙风光齐现眼前。他说: “这才是我的世界,你所看到浊秽不堪的国度,那是众生业力所现。”

正如《梵网经》云,释迦牟尼佛“来此世界八千返”,与民同苦,就是为了教化众生,展现出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展开全文

佛教宇宙观

佛教认为,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也叫“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出世教化的佛刹。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便是释迦牟尼佛所在的大千世界。

此外,世尊在《华严经》中还描绘了奇妙无比的“华藏世界”(也称“华严世界”),这也是佛教所说的宇宙观:

宇宙最中央的香水海名叫“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上有大莲花,莲花上又有无数世界种。在其中央有“普照十方世界种”,该世界种分有二十重,下方世界小,上方世界大。如从下方数起,第一重最胜光遍照华藏世界有一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第二重种种香莲华妙庄严华藏世界有二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如此依次递增,至第十三重就有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乃至第二十重妙宝焰华藏世界有二十重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每一重皆有无量大千世界。 第十三重即是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佛子们发愿往生的极乐世界也在这第十三重。

二十重华藏世界示意图

总之,娑婆世界虽然是苦的,但也是诸佛菩萨成就佛道的“练兵场”。只要众生愿意修行和觉悟,皆可超越苦难,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红掌和白掌哪个更好养,它们的养法是相同的
365娱乐平台网址

红掌和白掌哪个更好养,它们的养法是相同的

📅 10-19 👁️ 8080
锐成芯微亮相ASP-DAC 2025 TPC会议
体育比分365最新版app下载

锐成芯微亮相ASP-DAC 2025 TPC会议

📅 07-01 👁️ 9301
绝地求生越野摩托车特技教学,2024吃鸡按键查询
365bet娱乐平台官网

绝地求生越野摩托车特技教学,2024吃鸡按键查询

📅 08-25 👁️ 7924